□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坚持“提供高端法律服务、打造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方向,着力提升为企为民法律服务能级,安徽省委政法委积极推动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更好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公正与效率相统一,全省法院进入诉讼程序案件157.7万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97.1%,司法质效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坚持深化刑事检察监督,强化民事检察监督,做实行政检察监督,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监督案件11.7万件,同比上升60%,持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坚持构建“全员覆盖、全警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警民互动平台,全省公安机关创新推出“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让民警与千家万户“云”端相连,随时能够找到警察;
坚持法治赋能,突出有得有感,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法治为民为抓手,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数保持前列;
……
风雨兼程又一年。2023年,安徽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开拓创新、履职尽责,不断提高防范化解矛盾风险能力,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安建设迈上新台阶,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从严从细从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安徽实践,用实干实绩书写平安文章法治答卷。
铸忠魂强铁军
去年6月,安徽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组织举办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安徽政法铁军专题研讨班,省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张韵声作开班动员辅导,全省政法机关领导干部140人同堂培训。这是近年来安徽省政法系统举办班次规格最高、参训学员最多、覆盖条线最广的一场线下集中轮训,为全省各级政法机关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
全省政法系统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注重加强政治轮训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政治轮训工作落细落实,去年累计举办政治轮训496场,先后培训政法干警12.73万人次,参训率达100%。
“我们促推全省政法机关紧扣实战实务,健全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引导全面推进分级分类常态化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做到以训促管、以训促学、以训促建。”安徽省委政法委政法队伍建设指导处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强化乡镇(街道)政法工作统筹,全省16个省辖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明确政法委员“干什么”“怎么干”“如何管”,履职机制不断健全。
安徽省委政法委认真履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赋予的职责,分别由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带队,对淮南、六安、铜陵、池州4个省辖市党委政法委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省司法厅党委两个省直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开展督察巡查,并督促各市委政法委联动组织开展对县区党委政法委和基层政法单位的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工作。通过围绕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等内容进行全面“体检”、作风检视,帮助和指导政法机关进一步对标找差、整治整改,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手,推动政法系统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落到实处,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政法铁军。
见行动彰实效
因过度扩张,负债2.35亿元,股票交易被风险警示,落户天长市的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一度濒临破产。
一破了之固然简单,但会给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沉重负担。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法院打破常规,创新采取以股抵债与现金清偿相结合、债务和资产同步剥离的“自救式”重整模式,帮助该公司完成债务清偿责任,实现新三板复牌上市。
这起前不久安徽省委政法委发布的全省政法机关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为其他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化解债务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是最好的回答。去年以来,安徽省委政法委组织推动全省政法机关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找准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出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工作机制、对涉企警情集中接处涉企案件“有案必受”、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等举措,打出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组合拳”“连环招”,让企业和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国排名显著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数在“五大环境”(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中保持前列。
与此同时,安徽政法机关开展的多个专项行动也是战果累累:
在全省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攻坚化解专项行动中,攻坚化解一批涉企权益保护的信访积案,审查监督一批涉企权利救济的控告申诉案件;
在全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全省中小学校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近48万学生参加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入职查询次数超33万人次;
在全省涉黑涉恶全量线索起底清仓攻坚行动中,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存量线索和增量线索得到全面起底,实现动态清零,侦办涉网黑恶犯罪案件数、查处涉黑涉恶“腐伞网”问题人数、审结涉黑涉恶案件数较往年均有所增加,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成效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一个个专项行动利剑出鞘,一系列常态化治理举措落地生根,安徽政法系统用实干实绩书写“平安文章”“法治答卷”,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勇创新树品牌
皖北有“一杯茶”,在茶香氤氲间一笑泯恩仇;
皖中有“六尺巷”,在“让他三尺”中和谐邻里;
皖南有“作退一步想”,在“各退一步”中互让互谅;
……
一批具有徽风皖韵的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将“和为贵”的徽文化内涵古为今用,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在不断丰富“两代表一委员”“老娘舅”“乡贤”等传统品牌的同时,新的调解品牌不断推出,芜湖市“解纷芜忧”、宣城市“握手言和”、铜陵市“铜心解纷”等调解品牌活力满满,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三问”工作法、桐城市法院“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导、解、防”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构建出安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皖美“枫”景。
近年来,安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法路径,丰富安徽实践。省级层面颁布实施《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并予以适时修订,各市突出“实”“新”“快”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立法规划,形成“一事一法”、特色“小快灵”等经验做法。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对接工作的意见》等14个工作意见,18家省直单位参与建立健全调解对接机制,诉调对接领域更宽、程序更加规范。
安徽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有关负责人说,全省政法机关积极防范各类矛盾风险隐患,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时段,针对婚恋家庭类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隐蔽性强等问题,健全常态化跟踪排查机制,推进家事调解委员会建设;针对全省房产物业纠纷不断攀升等情况,实施“皖美红色物业”三年行动;针对农村地区“人地矛盾”问题,开展全省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专项排查化解,切实做到前瞻预防、前端治理,“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