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上岗” 巧解疑难事 |
|
在广袤的淮北大地上,活跃着一群退休不褪色的老党员。他们从不同的岗位上退休后,不遗余力地发挥余热,纷纷组建起各具特色的老党员工作室,为基层治理贡献出新的红色力量。连日来,记者在淮北市就此展开深入采访。
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宁可三日不饮酒,不可三餐无茶饮。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茶镇”,镇上有大大小小茶馆20多家。当地人喜欢“泡”在茶馆里谈天说地。闹别扭了、有矛盾了,也习惯于走进茶馆,在镇茶馆调解委员会成员的调解下,在诸多茶客们的见证下,把问题解决掉。
近年来,临涣镇立足镇村组三级网格,抓好源头治理和矛盾预防,聘请“五老”人员协助处理矛盾纠纷化解、村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宣传、社会管理服务等工作。
今年59岁的刘锦法从临涣镇临南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退休后,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镇上的“沈家大院”茶馆为依托,和其他几位老支书一起组建了“老支书工作室”。
“每位老支书都在农村工作了30余年,威信高、能力强,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临涣镇组织委员杨超告诉记者。该镇将“老支书工作室”对接到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志愿者队伍中。如今,这些老支书和其他调解志愿者一起,活跃在镇上的各大茶馆,把当地很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刘锦法为首的“老支书工作室”,与临涣镇深厚的茶文化不无关联。而位于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徐集村的“徐度刚工作室”,则与当地村民口口相传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徐度乐有关。
徐度乐生前是濉溪县原钟楼公社青杨大队(今相山区渠沟镇徐集村)党支部委员、第二生产队队长。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兴修台田、改造盐碱地,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因长期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他于1968年7月去世,终年48岁。徐度刚是徐度乐的堂弟,如今已年过七旬。身为一名老党员,退休后的徐度刚继续发光发热,在村里开办了“徐度刚工作室”。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徐集村的“徐度刚工作室”。墙上“做时代先锋 为党旗增辉”几个大字格外显眼。2000年5月,徐度刚被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聘为“特邀调解员”。
组建工作室 调解有高招
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是典型的采煤沉陷搬迁镇,有11个村涉及采煤塌陷搬迁、棚户区改造。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住上了楼房。如何摈弃旧习俗、树立新风尚,成为了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新课题。
濉溪县在彭楼、前吕楼集中安置区内试点建设“幸福邻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并于2019年打造了邻里纠纷调解平台——“老贾工作室”。
每天早上8点,家在濉溪县刘桥镇彭楼新村的贾敬功老人,都会准时走进位于彭楼村的“老贾工作室”,接待来访群众。
贾敬功曾在刘桥派出所担任辅警工作26年,他通过长期实践,在化解群众矛盾、调解民事纠纷、宣传邻里和谐方面,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微笑,舒缓情绪;二是倾听,摸清诉求,三是走访,了解真相;四是细节,突破问题。”老贾总结的“笑、听、走、细”四字工作法,在实践中有效化解了基层各类矛盾纠纷。
在老贾调解过的案例中,一起积案的化解让他记忆犹新。彭楼村一位群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刚成立不久的“老贾工作室”,反映其迟迟领不到医疗赔偿款的揪心事。贾敬功耐心倾听,了解到事情原委后,积极走访被执行人。他发现被执行人除了4间门面房外,再无别的收入来源。而且,被执行人的诊所被取缔,门面房一直闲置。
经过深入沟通了解,老贾提出,让被执行人把4间门面房提供给来访群众使用,以此来抵偿赔偿款。经过评估,使用期限为8年,之后再归还被执行人。这起长达7年的矛盾纠纷最终得以顺利化解。
而在临涣镇,茶馆里调解纠纷不写状子、不交费用、不限案由、不限时间,“老支书工作室”的老党员们通过“以茶寻共情、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的“一杯茶”调解法,化解的矛盾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村里。”刘锦法告诉记者。近期,临涣镇积极发挥茶馆调解文化优势,不断总结、提炼“一杯茶”调解法,打造“茶馆调解”品牌。
平台作为大 服务暖民心
2018年,徐度乐纪念馆成为首批“淮北市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近年来,徐度刚老人除了发挥调解员的作用之外,还坚持不懈地在徐度乐事迹馆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并协助村干部做好农业技术的宣讲工作。
在徐集村,精神矍铄的徐度刚带着记者来到徐度乐纪念馆,为记者讲解徐度乐的事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徐度乐,在感动中去学习、去实践。”徐度刚说。
在临涣镇,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如今已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包括刘锦法在内的“老支书工作室”的成员们只要有空,就会来到这里,带领游客们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工作室的成员们对临涣的历史非常了解,讲起当地的文化自然是‘如鱼得水’。”刘锦法告诉记者。
最近,刘锦法正在积极准备濉溪县开展的“我是大总”比赛。在淮北农村地区,“大总”们在移风易俗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刘锦法要把自己有关移风易俗的经验说出来,让更多人获得启发。
“移风易俗,就是要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刘锦法说。
而“老贾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接待来访群众600多人次,调解纠纷200多起,解决群众困难近500件,开展法治宣传近百次,仅成卷记录资料就达90卷之多。
记者从淮北市委组织部获悉,该市目前已经拥有各类老党员工作室数百个,其中“老支书工作室”已有15个。该市提出,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平台载体的阵地作用、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等6大作用,积极构建“党建 信访”工作体系。
(责任编辑:孙天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