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推动办案提速,专项行动攻坚企业痛点,主动调研找准企业需求……近年来,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护企、暖心安商,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
快审快结高效服务企业
“像我们这样刚起步的小企业,员工们都等着货款到位发工资,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就再没有翻身之日了。”2月20日,在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淮南某玻璃制造公司代表焦急地向窗口工作人员咨询。
原来,该公司被人拖欠50万元货款,准备通过诉讼途径追讨。考虑到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的迫切需求,法院第一时间启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服务机制,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了诉讼材料审核、立案登记、开具票据的工作,并及时流转到承办法官手中。
审理中,法官发现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便及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阐明双方在买卖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消除了双方之间的隔阂,为未来的合作留下空间。最终,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分期偿还货款的调解协议,身处困境的企业也顺利拿到货款得以重返“赛道”。
执法办案中,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对涉企民商事案件,秉持高效服务、为企纾困、公正执法的理念,以“等不得慢不得”的工作姿态,实现“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带来的影响,最大程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能动执行让企业“缓缓劲”
“谢谢你们了,企业能正常运转,我们才能按时还上货款。”5月10日,作为被执行人的淮南某金属制品公司给办案法官打来一通电话,对法院审慎适用执行措施表示感谢。
据了解,该公司与安徽某商贸公司为生意ag凯发k8国际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因其经营管理不善,再加上货品积压,欠了安徽某商贸公司40余万元钢材款无力偿还。
在执行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执行法官经过调查了解到,被执行人虽有一定财产,但主要是厂房和机械设备,强制拍卖腾退可能造成企业停产、人才流失、职工下岗等连锁反应。于是通过“活封”形式查封了其生产厂房内的设备,允许企业用于生产经营,但不得擅自处分,并多次上门组织双方当事人“背对背”调解,最终达成执行和解,为被执行人争取到“履行宽限期”。
达成执行和解后,执行法官多次上门回访,了解被执行人债务履行及企业运行情况,目前淮南某金属制品公司已重新投入生产,申请人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得以及时兑现。
谢家集区人民法院以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导向,摒弃“就案办案”思想,将能动司法理念贯穿涉企案件始终。在执行过程中既不“竭泽而渔”,也不“杀鸡取卵”,而是采取“放水养鱼”挽救式执行,审慎适用保全、查封等司法强制措施,让企业喘喘气、缓缓劲,为企业缓解债务压力、恢复生产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项行动为企业“清障碍”
6月7日,执行干警“神兵天降”,将长时间拒不执行、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张某“堵”在了其工作单位门口,成功为企业执行到案款6万余元。这是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开展“江淮风暴”惠民暖企端午集中执行行动中的一幕。
为期三个月的“江淮风暴”惠民暖企集中执行行动开展以来,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聚焦涉企等“五类”重点案件,掀起执行“热浪”,全力执结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实现了“执行一批、震撼一批、教育一批”的良好执行效果。同时,法院还聚力开展专项打击侵企犯罪、集中清理“挂案”、涉企信访攻坚等活动,努力实现严惩一批侵企犯罪、攻坚一批困企积案、化解一批扰企矛盾,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为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还以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组织“法官调研小组”“青年助企服务团”等多次走进辖区金融机构、环保建材等企业,全方位开展企业座谈、惠企宣讲、法治“体检”、上门答疑等活动,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完善“法律风险点 典型案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机制,助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系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将始终秉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理念,积极寻求涉企案件执行最优解,为促进区域社会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谢家集区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同志说。(汪秀杉)